鲁史古镇:在茶马古道上捡拾遗忘的岁月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鲁史古镇:在茶马古道上捡拾遗忘的岁月

鲁史古称“阿鲁司”,最早见于《徐霞客游记》,楼梯街入口石碑上有1639年徐霞客游阿鲁司的摘录。彝族是这儿的土著民族,阿鲁为彝语,有马帮经常出入的小城镇之意,司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1598年成立阿鲁司衙,是明顺宁府设在江北(永新、鲁史、诗礼、新华)片区的军事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古镇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读音的接近,民国以后阿鲁司被世人简称为鲁史。鲁史古驿道在唐宋时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清朝民国时为茶马古道。它是集贡道、官道、军道、商道于一体的交通要道,而鲁史茶马古驿道形成于1302年,距今700多年。

在茶马古道上捡拾遗忘的岁月

鲁史在距离凤庆县县城84公里的深山里,其前拥黑惠江,背靠澜沧江,地势非常险要,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也是滇西第一要塞古镇。低谷坝子中古朴的澜沧江静静流淌,宛如一湾碧玉,聪慧的鲁史人便是伴着澜沧江长大的,和澜沧江的命运紧紧相连。过去,马帮过谷越江来到鲁史歇脚,有三街七巷中的绿树、粉墙、黛瓦、蹄印、古道、小巷和人家为证。

古镇坐南朝北,是典型的坡形古街,整体布局为三街七巷一广场:三街的寓意为“天、地、人”,所以有楼梯街、上平街、下平街;地势坐南朝北,七巷也就寓意着七星朝北斗,分别由骆家巷、十字巷、董家巷、黄家巷、曾家巷、杨家巷构成斗勺,斗柄为中间的魁阁巷;一广场即四方街广场。

从楼梯街入口进入鲁史古镇,可见几百年的人马踩踏使得坚硬的石阶被时空打磨得光可鉴人,还有骡马踏出的一个个深坑烙印。台阶中间的青石板被踏穿,历经几十次的更换,至今仍残留着碎块。当你驻足细听,仿佛当年响彻古道的马铃声和清脆的马蹄声就萦绕耳畔……

街面两侧带有江浙风格和大理白族南诏特色的民居建筑错落有致,层层递升,纸糊的灯笼和掀窗木柜台虽已鲜见,但一幢幢百年老屋依旧释放出它的慈祥和温馨。仅剩断壁残垣的川黔会馆和一块大理会馆匾额的楼梯街,当年商旅云集的繁华景象,依然可在这支离破碎的残留中显现。街边檐下弃置着一尊尊形似马鞍的碾压石和一台台布满蛛丝灰尘的手摇纺车,是历史上的鲁史纺织印染等手工业繁华的见证。

楼梯街是典型的坡形古街,房屋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各具情调,街道两边楼阁吊檐下户户都有柜台商铺,钱庄、银店、酒楼、茶馆等一应俱全,可见当年繁华热闹。而今逐级而下,苔痕和绿草布满了一级级石阶,再也见不到川流不息的马帮,只还有昔日的铺子,光滑的台阶上时而还坐着几位安闲的老妪在闲聊,对弈的老翁手持棋子在争执不下……

楼梯街连接了各种民居建筑,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大理南诏风格外,还有江浙建筑风格、徽式猫背建筑等不拘一格,是滇西片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下楼梯街的第一家是豆腐西施字大妈的宅院——字家大院,外大门歪斜,是藏风聚气,聚财聚宝的风水宝地。楼梯街最陡处有鲁史乃至滇西最富的大茶商骆英才的豪宅——骆家大院,四合院内走马转阁楼,沿街一侧楼阁随地势逐层升高,气势壮观。楼梯街脚东侧是木雕图案精美,有堪称目前滇西最大神龛的李家大院。穿过古镇的商贸集散中心——上平街,可见坐在檐下闲聊的老翁,抽着长长的旱烟锅,津津有味地聊着历史上哪家商号如何兴盛,哪家专卖昆卢大通生白布,哪家专营绸缎,哪家酒馆食客最兴旺……四方街广场的魁星阁、文昌宫、古戏楼等建筑还在,只是精彩的历史已落下帷幕,只有大古井还为鲁史人所用,取古井水,烤百抖茶,品百味人生。

到了石板路的尽头,是云大书院。我一直认为鲁史的繁荣,不仅仅是靠商人们走出来的,还靠生生不息的文化和智慧,要不这云大书院为何要以翘首者的姿态,守望着鲁史的过去和未来。站在书院的楼阁中,鲁史的风貌尽收眼底,这冷雨夜里七点钟按时上亮的灯火提醒我,所有的浮华于不经意间已阖上厚重的门扉。

来源:今日临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